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黄金锋, 陈瑞芹, 刘月忠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稳定期支气管扩张使用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信必可都保治疗的效果。方法 随机将2022年10月~2024年3月我院收治的80例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分为A、B两组,各组40例。A组选用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信必可都保,B组选用信必可都保治疗。对比两组炎性反应、血气分析指标、肺功能指标。结果 治疗3个疗程,两组白介素-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均降低,A组较B组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2)及第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FEV1)占用力肺活量(FVC)的比值、FEV1与预计值的百分比(FEV1%pred)均升高,A组高于B组(P<0.05)。结论 小剂量阿奇霉素联合信必可都保可减轻稳定期支气管扩张患者的炎性反应,改善其血气分析指标与肺功能。
  • 论著
    潘琳, 邓露双, 邓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经络刮痧联合中药热奄包改善慢性心力衰竭(CHF)患者营养状况的疗效观察。方法 选取医院2022年10月~2024年4月收治的CHF伴食欲减退患者100例,以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50例)、观察组(50例);对照组予常规干预,观察组基于对照组予经络刮痧联合中药热奄包干预;对比两组营养状况、疲乏状态、生活质量及不良发应。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血红蛋白、前白蛋白、总白蛋白水平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观察组简短疲乏量表(BFI)评分较对照组低,WHO生活质量测定简表(WHOQOL-BREF)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不良反应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HF患者采用经络刮痧联合中药热奄包干预可改善营养状况,减轻疲乏状态,提升生活质量,且安全性好。
  • 论著
    于瑞华, 郑成然, 徐美华, 饶小胖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亚动脉粥样硬化与2型糖尿病(T2DM)患者糖化血红蛋白变异指数(HGI)的相关性及后者对其影响。方法 纳入2018年2月~2021年1月收治青岛市城阳区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住院T2DM患者924例,采集临床资料和检测各项指标,依据三分位数法将研究对象HGI值分组为低HGI组、中HGI组和高HGI组,比较其指标差异并进行HGI与亚动脉粥样硬化相关性分析。结果 三组收缩压(SBP)、糖化血红蛋白(HbA1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空腹C肽、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CIMT)及亚动脉粥样硬化比例组间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高HGI组空腹C肽低于低HGI组及中HG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bA1c、尿白蛋白/尿肌酐(UACR)趋势高HGI组>中HGI组>低HGI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高HGI组的HbA1c、UACR、TC、TG、LDL-C、CIMT、亚动脉粥样硬化比例明显高于低HGI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HGI升高是亚动脉粥样硬化独立危险因素(OR=1.146,95%CI:1.013~1.426)。结论 T2DM患者HGI与亚动脉粥样硬化相关,该指标可能有助于防治CVD发生发展。
  • 论著
    王海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不同剂量氨甲环酸关节腔内注射在全膝关节置换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对出血量、安全性的影响。方法 从2022年3月到2024年3月之间,筛选出120例在我院骨科行全膝关节置换术的患者展开研究,按抽签法划分为4组,30例/组,除Ⅰ组在关节腔内注射50ml生理盐水外,Ⅱ组、Ⅲ组、Ⅳ组患者均在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生理盐水50ml,其中Ⅱ组剂量为10mg/kg,Ⅲ组注射剂量20mg/kg,Ⅳ组注射剂量30mg/kg,比较四组的手术相关指标、失血相关指标、凝血功能指标和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Ⅰ组、Ⅱ组、Ⅲ组、Ⅳ组的手术时间、输血率、平均输血量、FIB、D-D、血栓相关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均衡性比较好;但四组的术后引流量、总失血量、术后72h血红蛋白下降值等指标逐渐降低,P<0.05。结论 对全膝关节置换术患者的关节腔内注射氨甲环酸的剂量越高,在减少出血量方面具有明显的效果,其中以30mg/kg效果最佳,同时也不会对患者的凝血功能、血栓相关的并发症产生影响,安全性有保证,值得临床采纳。
  • 论著
    王云, 刘勇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耳穴压豆对小儿过敏性鼻炎治疗依从性及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我院2023年1月~12月期间接诊的92例过敏性鼻炎患儿,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别列为常规组(46例)和耳穴组(46例),常规组予以常规药物治疗,耳穴组采用耳穴压豆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儿的治疗依从性、症候积分、炎症反应、免疫指标。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耳穴组的治疗依从性优良率93.48%(43/46)高于常规组69.57%(32/46);耳穴组鼻痒鼻塞、喉部不适、眼痒眼红等症候积分分别为(2.12±0.45)分、(2.25±0.36)分、(2.18±0.29)分,均低于常规组[(3.49±0.77)分、(3.54±0.82)分、(3.51±0.85)分];耳穴组的嗜酸性粒细胞百分比(EOS)、淋巴细胞百分比(LYM)分别为(8.33±1.26)%、(40.23±10.45)%,均低于常规组[(10.44±2.35)%、(45.31±10.41)%];耳穴组的总免疫球蛋白E(总IgE)(0.53±0.12)mg/L低于常规组(0.82±0.25)mg/L,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分别为(2.49±0.37)g/L、(1.77±0.36)g/L,均高于常规组[(2.05±0.44)g/L、(1.28±0.65)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耳穴压豆能提升过敏性鼻炎患儿的治疗依从性,可有效改善临床症候,对促进患儿炎症反应恢复并增强机体免疫功能均有积极意义。
  • 论著
    钟蕾, 张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信必可都保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炎性因子水平及肺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医院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95例COPD患者,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48例)、治疗组(47例)。对照组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予信必可都保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炎性因子水平(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血气指标(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动脉血氧分压(PaO2))、肺功能指标[用力肺活量(FVC)、呼气峰值流速(PEF)及第1s用力呼气容积(FEV1)]及不良反应。结果 治疗组总有效率(93.62%)较对照组(75.00%)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后,治疗组CRP(10.51±2.35)mg/L、PCT(0.10±0.02)ng/Lng/ml、IL-6(112.25±16.35)、PaCO2(38.65±3.14)mmHg水平较对照组(15.24±3.42)mg/L、(0.16±0.05)ng/ml、(130.24±18.41)ng/L、(44.58±3.60)mmHg低,PaO2(80.24±6.85)mmHg、FVC(3.11±0.48)L、PEF(3.22±0.81)L/s及FEV1(2.62±0.48)L水平较对照组(72.54±6.33)mmHg、(2.89±0.40)L、(2.81±0.74)L/s、(2.31±0.41)L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14.89%)与对照组不良反应(10.42%)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OPD患者采用信必可都保联合异丙托溴铵雾化吸入治疗效果较好,利于减轻炎性反应,改善血气状况,提升肺功能,且安全性好。
  • 论著
    吕维娜, 林燕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碘解磷定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治疗有机磷中毒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研究对象为信阳一五四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96例有机磷中毒患者,应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其分别列为药物组(48例)和联合组(48例),药物组采用碘解磷定注射液治疗,联合组采用碘解磷定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胆碱酯酶(CHE)活性,症状缓解情况,炎症指标,脏器损伤情况及预后情况。结果 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联合组治疗24h、48h、72h后的CHE活性水平分别为(68.33±10.25)%、(75.29±10.43)%、(85.36±10.24)%,均高于药物组[(63.29±10.44)%、(70.32±10.34)%、(80.29±10.47)%](t=2.387、2.345、2.399;P<0.05);联合组的中枢神经症状、毒蕈碱样症状、烟碱样症状、呼吸系统症状消失时间、住院时间分别为(4.23±1.25)h、(0.55±0.14)h、(1.34±0.27)h、(0.85±0.19)h、(5.75±1.32)d,均低于药物组[(5.18±1.44)h、(0.83±0.21)h、(1.81±0.45)h、(1.21±0.51)h、(6.61±1.75)d](t=3.452、7.686、6.205、4.583、2.718;P<0.05);联合组的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白细胞介素-6(IL-6)分别为(5.32±1.24)mg/L、(0.52±0.13)μg/L、(140.23±20.22)pg/ml,均低于药物组[(6.21±1.49)mg/L、(0.88±0.21)μg/L、(155.39±20.45)pg/ml](t=3.287、10.099、3.652;P<0.05);联合组的乳酸脱氢酶(LDH)、谷丙转氨酶(AST)、肌酐(SCr)分别为(230.35±20.46)U/L、(38.44±5.28)U/L、(160.25±20.33)μmol/L,均低于药物组[(245.22±20.32)U/L、(41.35±5.36)U/L、(175.33±20.41)μmol/L](t=3.573、2.670、3.627;P<0.05);联合组的不良预后发生率4.17%(2/48)低于药物组20.83%(10/48)(x2=6.095;P<0.05)。结论 碘解磷定注射液联合血液灌流能有效降低有机磷中毒患者的CHE活性,对促进患者症状恢复,减轻炎症反应、脏器损伤并改善预后情况均有积极意义。
  • 综述
  • 综述
    左丹, 刘璐, 张晓东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肿瘤坏死因子α诱导蛋白-8[Tumor necrosis factor (TNF) alpha-induced protein 8, TNFAIP8/TIPE]家族是新近发现的与免疫调节及肿瘤生长密切相关的家族蛋白,是目前唯一已知的、脂类第二信使分子磷脂酰肌醇二磷酸(PIP2)和磷脂酰肌醇三磷酸(PIP3)的转运蛋白。该家族包含四个成员:TNFAIP8/TIPE、TNFAIP8L1/TIPE1、TNFAIP8L2/TIPE2和TNFAIP8L3/TIPE3。先前的研究证明该家族的蛋白可以作为调节因子在肿瘤、炎症和细胞死亡中发挥重要作用,但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该家族蛋白还参与调节免疫,并作为第二信使参与自噬的发生。本文就近年来TIPE家族蛋白在肿瘤进展、炎症疾病的作用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 综述
    成玲, 刘叶荣, 吴锦玉, 杨泽宇, 徐绘雨, 肖霞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近年来,随着国内外研究者们对跌倒恐惧与跌倒之间相关性分析的深入研究逐渐增多,并在这一领域取得了较为显著的进展,但针对这些进展和热点进行文献计量分析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本研究利用中国知网的可视化功能,旨在全面分析这一领域的研究现状,探索其发展趋势和新兴热点。方法 以中国知网数据库为主,检索自2008年1月1日~2024年1月1日公开发表的有关老年人跌倒恐惧与跌倒的相关文献,并对其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 通过对这些文献的关键词、作者共现网络、基金项目和发文机构进行详细分析,结果发现国内在这一领域的研究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发文质量较高。这一结果表明,越来越多的学者和机构开始关注老年人的跌倒恐惧与跌倒问题,并为此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结论 关于老年人跌倒及其伴随的跌倒恐惧问题,已经成为一个广受瞩目的研究热点,并且其关注度呈现出持续上升的趋势。因此,本研究通过深入的文献计量学分析,为更有效地预防老年人跌倒,各相关机构之间亟须加强协作,共同推动该领域的研究进展与发展。
  • 临床护理
  • 临床护理
    李思琦, 曾如意, 熊瑞苹, 罗念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调查中青年晚期癌症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危险因素,以探究临床实践的护理对策。方法 采用中文版预期性悲伤量表、照顾负担量表、心理韧性量表以及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对252名中青年晚期癌症患者的配偶实施问卷调查。结果 接受调查的患者配偶预期性悲伤得分为(86.03±10.10)分,女性患者配偶、以及文化水平低、社会支持水平低、心理韧性差、患者知晓病情程度低、患者疾病诊断更严重的中青年癌症晚期患者配偶是该群体预期性悲伤的影响因素。结论 对于中青年晚期患者的配偶,由于其预期性悲伤水平较高,医护人员应在护理的过程中对女性以及文化、社会支持水平低、心理韧性差、患者疾病诊断更严重、知晓病情程度低的中青年癌症晚期患者配偶群体重点关注,并根据需求采取有效、有针对性的干预措施。
  • 临床经验
  • 临床经验
    盛文红, 付芳, 邓秋燕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NICU)机械通气早产儿喂养不耐受(FI)发生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择2021年2月至2023年10月在江西省儿童医院NICU行机械通气早产儿88例,收集资料,调查NICU机械通气早产儿FI发生现状,将发生FI患儿纳入FI组,未发生FI患儿纳入非FI组,两组资料,对有统计学差异项目行Logistic回归分析,明确影响NICU机械通气早产儿FI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88例NICU机械通气早产儿中发生FI 29例(32.95%),未发生FI 59例(67.05%);单因素分析显示,NICU机械通气早产儿宫内窘迫、胎龄、出生体质量、黄疸、开奶时间、新生儿呼吸窘迫、加奶量与其发生FI有关(P<0.05);性别、胎膜早破、宫内感染、喂养方式、新生儿肺炎、贫血与其发生无关(P>0.05);多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32周(OR=16.900,95%CI:4.555~62.699)、出生体质量<1500g(OR=2.879,95%CI:1.139~7.278)、宫内窘迫(OR=4.114,95%CI:1.208~14.017)、开奶时间≥72h(OR=3.291,95%CI:1.102~9.835)、黄疸(OR=5.180,95%CI:1.822~14.721)、新生儿呼吸窘迫(OR=4.415,95%CI:1.673~11.650)、加奶量>20ml/kg(OR=3.355,95%CI:1.153~9.768)是NICU机械通气早产儿FI发生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NICU机械通气早产儿易发生FI,其发生与胎龄、出生体质量、宫内窘迫、开奶时间、黄疸、新生儿呼吸窘迫、加奶量多因素有关,针对上述因素制定相应的干预对策,可能减少或避免早产儿发生FI。
  • 临床经验
    宋青龙, 靳和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胃癌患者术后应用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与康复锻炼对其营养相关指标的影响。方法 本研究中共纳入92例择期接受手术的胃癌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病例均来源于安阳市中医院,选取时间为2019年10月至2023年10月,进行前瞻性研究。两组患者均行胃癌根治术,将所有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6例,术前常规营养支持,术后早期肠内营养支持联合康复锻炼)和研究组(46例,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联合康复锻炼)。将两组患者胃肠功能相关指标,术前、术后营养指标,炎症反应指标,以及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对比。结果 研究组患者肠鸣音恢复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等均相较于对照组缩短,胃液引流量相较于对照组减少;术后7 d两组患者前白蛋白(PAB)、血红蛋白(HB)均相较于术前下降,而研究组患者PAB指标水平相较于对照组升高;术后7 d两组患者C-反应蛋白(CRP)、白细胞介素-6(IL-6)指标水平均相较于术前上升,而研究组患者上述指标均相较于对照组下降;研究组患者并发症总发生率为8.70%,相较于对照组的32.61%下降(P<0.05)。结论 序贯性早期肠内营养与康复锻炼应用于胃癌术后患者中,可在短期内改善患者机体的营养状态,对炎症反应起到抑制作用,促进患者机体快速恢复,且安全性较高。
  • 临床经验
    肖根香, 杨欢欢, 赖婷, 何清雄, 黄龙深, 曾国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TOAST分型对HMCAS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预后的判断价值。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3年12月于我院行机械取栓(MT)治疗的184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MCAS阳性)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术前及术后辅助检查明确HMCAS急性缺血性卒中TOAST分型,并依据TOAST分型分组。比较不同TOAST分型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术后情况及NIHSS评分、mRS评分。结果 不同TOAST分型患者年龄、性别等方面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酗酒、卒中家族史、同型半胱氨酸血症情况在不同TOAST分型中分布无统计学差异(P>0.05);吸烟、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冠心病及尿酸水平在不同TOAST分型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mTICI分级、症状性颅内出血在不同TOAST分型中分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SOE组患者例数较少未进一步统计分析;与其他TOAST分型患者相比,CE组术前、术后2h NIHS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mRS评分明显较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其他TOAST分型患者相比,SAA组术前、术后2h NIHSS评分以及术后3个月mRS评分明显较低,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TOAST分型有助于评估急性缺血性脑卒中(HMCAS阳性)患者机械取栓(MT)治疗的预后情况。
  • 临床经验
    赵传稳, 余昌达, 陈志冰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术后氧化应激指标及肠黏膜屏障指标的影响。方法 随机将2022年5月至2023年10月期间医院收治的86例胃癌患者分为2组,各43例。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开腹胃癌根治术,观察组实施腹腔镜胃癌根治术。比较两组临床手术指标、术后氧化应激指标、肠黏膜屏障指标、术后并发症。结果 观察组手术、术后肛门首次排气、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P<0.05);术后1d,两组MDA提高,SOD降低,但观察组MDA较对照组低,SOD较对照组高(P<0.05);术后1d,两组ET、DAO、D-LAC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P>0.05)。结论 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对胃癌患者躯体造成的氧化应激损伤较小,利于保护肠黏膜屏障功能,促进术后胃肠功能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 病案报道
  • 病案报道
    刘杰, 袁涛, 王芳, 赵雯娜, 王文楠, 李晓云, 刘福颂, 李荣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通过分析1例Williams-Beuren综合征患者的临床特点及分子机制,提高心内科医师对该疾病的认识。方法 应用高通量全外显子组检测、染色体拷 贝数变异检测对患者进行病因学检查。结论 染色体7q11.23区域25~27个相邻基因的缺失是WBS综合征的致病原因,导致了心血管及泌尿系畸形等复杂的临床表现。
  • 病案报道
    栾莹, 李莎莎, 张亚楠, 孙文英, 姚艳粉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PCDH19簇集性癫痫患儿的临床特征及其基因检测分析,以提高临床医师对该病的早期认识。方法 收集2例婴幼儿起病的PCDH19簇集性癫痫患儿的临床资料、基因测序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及随访,并复习相关文献。结果 2例患儿均为女童,起病年龄分别为7月龄、19月龄。癫痫发作形式以局灶性发作、GTCS发作为主,均具有丛集性发作的特点,发作频率10余次/d,持续1-2分钟/次,1次病程持续8-10d不等,均伴热敏感性。2例基因变异均为PCDH19杂合突变,其中1例突变位于1号外显子,含有c.1019A>T(p.Asn340Ile)错义突变,1例含有大片段缺失(PCDH19全基因缺失),均为新生突变,父母均为野生型。治疗1例给予丙戊酸钠、左乙拉西坦、氯硝西泮联合维持治疗,1例给予丙戊酸钠单药维持治疗,均得到有效控制,2例患儿急性发作期均使用咪达唑仑静脉泵入治疗,有效改善了丛集性发作。结论 婴幼儿起病以热敏感性和丛集性发作为特点的癫痫,需警惕PCDH19簇集性癫痫综合征,应尽早行基因检测。
  • 卫生管理
  • 卫生管理
    魏仲梅, 刘惠芬, 杨欢, 杨丽帆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策略对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的作用。方法 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资料,采用自行设计的《实习生医院感染认知情况调查表》,对 2023~2024 年惠州市某三甲综合医院实习的15 所医学院的实习生医院感染知识、态度、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对其实施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策略,对比干预前和干预后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控知识调查得分、态度调查得分、行为改变得分及感控措施执行情况等方面的干预效果。结果 实习生在医院感染防控相关知识总评分为(53.23±5.36)分,态度总评分为(18.26±2.48)分,行为总评分为(8.23±1.45)分;干预后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控知信行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干预后实习生感控措施执行率显著高于干预前(P<0.05)。结论 跨理论模型的行为干预策略可提高实习生医院感染防控意识,改善其知信行,减少医院感染事件发生。
  • 中医中药
  • 中医中药
    曹航, 万义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基于辨证取穴法的利咽针刺法对改善脑梗死后吞咽功能康复情况的影响。方法 本文将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1月~2023年12月期间收治的100例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开展前瞻性、随机对照临床试验。通过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别列为常规组和针刺组,各组50例。常规组予以常规吞咽功能训练及摄食训练,针刺组实施基于辨证取穴的利咽针刺法结合常规康复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康复效果。结果 联合组的空咽时颏下肌群最大振幅、平均振幅、吞咽时限均低于常规组;舌压峰值、舌压均值、舌压持续时间均高于常规组;标准吞咽功能量表(SSA)评分、反复唾液吞咽功能(RSST)评分均低于常规组;血清总蛋白(TP)、血清白蛋白(ALB)、血清转铁蛋白(TRF)均高于常规组(P<0.05)。结论 基于辨证取穴的利咽针刺法能有效改善脑梗死患者的颏下肌群表面肌电值及舌肌力,对促进患者吞咽功能恢复、改善机体营养状态均有积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