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下载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论著
    徐毅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21-32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01
    目的 探讨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2(FGF-2)及miR-215对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两者对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方法 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选取我院收治的90例早期胃癌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另选取同期90例经病理活检确定为正常胃粘膜的志愿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对比两组受检者FGF-2及miR-215表达水平,并建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FGF-2及miR-215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90例早期胃癌患者均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治疗。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依照是否复发情况判定为复发组(n=20)和非复发组(n=70)两个亚组,对比两组患者一般临床情况,并应用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FGF-2及miR-215对早期胃癌患者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预测价值。结果 观察组患者胃黏膜组织FGF-2阳性率、表达水平,miR-215阳性率、表达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FGF-2对早期胃癌的诊断效能明显高于miR-215(P<0.05),其中FGF-2诊断早期胃癌的曲线下面积为0.852,最佳诊断界限值为1.11,miR-215曲线下面积为0.735,最佳诊断界限值为0.86;复发组与非复发组患者浸润深度、组织分化程度、FGF-2及miR-215水平对比差异显著(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FGF-2及miR-215为胃癌患者预后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FGF-2及miR-215对于早期胃癌的诊断价值较高,且FGF-2、miR-215水平升高为早期胃癌经内镜黏膜下剥离术后复发的独立预测因素。
  • 论著
    王世娟, 唐慧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25-3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02
    目的 观察组玻璃体切割联合雷珠单抗对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患者视力及血清内皮生长因子(VEGF)水平的影响。方法 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21年10月—2023年3月期间医院收治的PDR患者86例分为2组,各43例。观察组实施玻璃体切割联合雷珠单抗治疗,对照组给予玻璃体切割治疗。比较两组视力、眼压、血清指标、黄斑中心凹厚度、并发症情况。结果 两组治疗后视力提升,眼压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血清VEGF水平降低,PEDF水平提高,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两组治疗后黄斑中心凹厚度降低,且观察组改善更显著(P<0.05);与对照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相比,观察组低(P<0.05)。结论 玻璃体切割联合雷珠单抗可降低PDR患者VEGF水平、黄斑中心凹厚度、眼压水平,提升PDR患者视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综述
    秦路峰, 焦丰叶, 彭玲, 王媛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50-3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08
    表面肌电技术是一种用于检测肌肉状态的技术,广泛应用于康复医学,如评估肌肉的功能状态、评价康复疗效等,现就表面肌电技术在临床疾病的肌肉功能评价及疗效的评价中的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康复治疗提供指导。
  • 心理健康
    钟晓利, 王佰川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98-40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20
    本文探讨了人工智能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并着重探讨了机器人护理、健康监测和认知训练等方面的应用。机器人护理可以为老年人提供全天候的照顾和监测,包括生命体征监测、家务服务和社交支持等。健康监测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可以通过智能手环等设备远程监测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提供更好的医疗保健服务。此外,智能家居设备的应用也为老年人提供了更方便的健康监测手段。认知训练和治疗方面,人工智能可以通过虚拟现实等技术帮助老年人进行认知训练和治疗,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和生活质量。这些应用为老年护理带来了许多创新的解决方案,对老年人健康和生活质量的潜在影响值得深入研究和探讨。人工智能在老年护理中的应用是一项非常有前途的技术发展方向,我们有理由相信,未来它将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照顾和服务。
  • 论著
    周伟敏, 张天弼, 霍宝锋, 张林英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28-33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03
    目的 探讨全身性反应献血不良反应的防范及处置对策。方法 收集韶关市2016年1月—2022年1月全身性反应献血不良反应者2194例的相关资料,梳理分析不良反应发生的原因,并根据献血不良反应发生的地点分为献血场所发生(当场)和离开献血场所发生(离场)2个亚类,运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种类型不良反应与年龄、体重、首次献血及性别的关联进行分析。结果 2194例全身性反应献血不良反应中,献血场所发生2146例,发生率为1.11%(2146/192 691);离开献血场所发生48例,发生率为0.02%(48/192 691)。当场和离场两种不良反应类型在性别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8.79 P<0.01),女性献血者发生献血不良反应的概率明显高于男性;当场不良反应献血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18—29岁;离场不良反应献血者的年龄主要集中在30—39岁和40—49岁,在年龄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81.80 P<0.05);当场不良反应献血者的体重主要集中在55—64kg,其次是66—74kg;离场不良反应献血者的体重主要集中在75kg及以上,在体重分布上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8.33 P<0.05)。在诱发献血不良反应五类原因中,心理因素占比最高(72.79%)。结论 全身性反应献血不良反应与性别、年龄、体重及是否首次献血等因素有关;发生原因中心理因素(献血前精神过度紧张)占比最高,要更加关注女性及18—29岁年轻献血者、体重55—64kg和75kg以上的献血者和首次献血者,注重献血前、中、后注意事项的告知及与献血者的有效沟通,提高穿刺技术、改善献血环境,献血后留观30分钟,做好献血后的随访工作。
  • 论著
    罗瑞晨, 孙琦, 刘坤, 许惠娟, 鲁华东, 侯君, 许建芳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32-3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04
    目的 分析厦门地区女性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 virus, HPV)感染的年龄、亚型分布及多重感染现状,为预防HPV感染和降低宫颈癌的发生率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采用引物多重PCR扩增,流式荧光杂交分型检测的方法对18573名女性患者的宫颈脱落细胞进行HPV基因检测,并分析受检者HPV亚型分布特点,HPV感染的单一、多重感染分布情况以及不同年龄组间HPV感染情况。结果 18573例患者中高危型HPV阳性4926例,总检出率为26.52%,其中单一感染率占55.87%;多重感染率占44.13%。高危型HPV感染率排在前5位的分别为HPV52、HPV53、HPV58、HPV39、HPV16,低危型HPV感染率排在前五位的分别为HPV61、HPV44、HPV81、HPV43、HPV55;单一感染中以HPV52型为主。18573例女性受检者,年龄最小为17岁,最大为87岁,不同年龄段女性HPV感染率比较:≤20岁组感染率最高,>40~50岁组感染率最低,多重感染以≤20岁及>20~30岁年龄组为主;不同年龄组HPV感染亚型分布中,以HPV52型阳性率最高。结论 厦门地区女性HPV感染以单一高危型为主,HPV52、16型多见,不同年龄段的HPV亚型分布不同,主要以HPV52型阳性感染为主,应加强本地区HPV相关健康知识宣传,特别是≤20岁群体的生殖健康教育,并积极科普HPV疫苗的接种,完善宫颈癌的基层预防。
  • 综述
    马玉凤, 陈哲平, 李宁, 金延武, 赵鑫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53-35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09
    随着手术技术的进步和新型关节镜设备的出现,关节镜微创技术在膝关节手术中得到了广泛应用。膝关节镜手术相较于开放手术大大减少了手术创伤和术后疼痛,但由于器械对关节组织的损伤和冲洗液对关节腔的刺激等因素,术后仍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疼痛。目前有多种方法可用于膝关节镜术后疼痛控制,包括关节周围局部浸润镇痛、外周神经阻滞、全身应用药物镇痛、椎管内镇痛、多模式镇痛等。选择合适的术后镇痛方式,促进术后早期功能锻炼已成为麻醉医生的关注热点,因此本文就膝关节镜术后各种镇痛方式及其优缺点进行综述。
  • 临床护理
    吴秀娟, 杜春玲, 孙琳琳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83-38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16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结合运动康复对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后心功能指标、运动能力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3月至2023年6月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省立医院接受PCI治疗的230例AMI患者的病历,并根据PCI后的护理方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n=130)和研究组(n=100)。比较两组患者的心功能指标、6分钟步行距离、临床指标及术后并发症。结果 通过循证护理手段与运动康复的干预,研究组左心室射血分数明显高于对照组,B型钠尿肽原指数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在术后3和6个月,研究组的6分钟步行距离明显长于对照组(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研究组收缩压和舒张压、空腹的血糖、甘油三酯、总胆固醇与低密度脂蛋白均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研究组心绞痛、心律失常、心力衰竭、低血压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循证护理结合运动康复可改善心功能和生理指标,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AMI患者PCI术后的生活质量。
  • 临床护理
    刘萌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94-39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19
    目的 探析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干预在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2020年3月至2022年10月,100例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看诊治疗纳入样本,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50例,其中对照组开展一般流程护理,观察组则实施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观察孕妇干预后血糖变化、妊娠结局。结果 经过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空腹血糖(FPG)、餐后2h血糖(2hPG)、糖化血红蛋白(HbA1c)水平均低于干预前,其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相应水平(P<0.05);观察组患者的总满意度高于对照组(96.00% vs 76.00%,P<0.05);观察组患者的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低于对照组(6.00% vs 24.00%,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自我效能各维度评分均升高,并且观察组患者的升高幅度大于对照组(P<0.05);干预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升高幅度更大(P<0.05)。结论 妊娠期糖尿病孕妇看诊期间采取基于自我调节理论的护理干预模式,可促进孕妇血糖水平稳定,并且预防妊娠期其他并发症发生,提升孕妇自我管理能动性及生活质量,最终改善妊娠结局。
  • 论著
    黄俊, 杜列, 陈亚瑾, 杨曼玲, 欧阳苏琴, 甘秋明, 鲁春霞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46-34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07
    目的 探讨血栓弹力图(TEG)联合D-二聚体(D-D)对预测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的评估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7月至2023年6月就诊于我院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60例,根据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将患者分为重度组13例、中度组21例、轻度组26例。对比各组TEG指标、D-D检测结果,分析其与GCS评分之间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严重程度的独立危险因素,采用ROC分析z的价值。结果 重度组K、MA、R、α角、D-D检测值、GCS评分均高于中度组和轻度组,且中度组各指标检测值及GCS评分高于轻度组(P<0.05);K、R检测值与GCS评分呈负相关(P<0.05),MA、α角、D-D检测值与GCS评分呈正相关(P<0.05);K、R延长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加重的保护因素,而MA延长、α角增大、D-D升高是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病情加重的高危险因素(P<0.05)。TEG指标联合D-D检测评估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严重程度的AUC为0.921,灵敏度为92.30%,均高于单一检测(P<0.05)。结论 TEG指标和D-D水平与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病情严重程度密切相关,联合检测可提高评估准确性。
  • 临床经验
    刘燕青, 韩晓静, 饶小胖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66-36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12
    目的 探讨利拉鲁肽对老年超重/肥胖糖耐量受损(IGT)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2019年10月—2020年3月,招募内分泌科的老年IGT超重/肥胖患者60例,根据随机数字表分为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通过生活方式进行干预,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注射利拉鲁肽注射液1.2 mg/d,2组疗程均为6个月。分别于治疗前、治疗后检测2组的血糖、血脂、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和炎症因子水平。观察研究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体质量指数(BMI)、腰围(WC)、臀围、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FINS)、糖化血红蛋白、餐后2 h血糖、餐后2 h胰岛素、总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LDL)、IMT、白细胞、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C反应蛋白和白介素-6(IL-6)治疗前后的差值较大(P<0.05)。年龄、WC、FINS、LDL、TNF-α和IL-6是动脉粥样硬化的独立危险因素。研究期间,2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84)。结论 利拉鲁肽能一定程度上延缓超重/肥胖老年IGT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展,改善炎症状态和内膜功能,且不良反应少。
  • 综述
    张素华, 郭新峰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58-36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10
    目的 探究代谢综合征(MS)和老年良性前列腺增生(BPH)之间的关联性。方法 选取本院2019年1月-2021年12月收治的185例老年BPH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合并MS,分为两组,BPH合并MS设为观察组,BPH未合并MS设为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5例,对照组140例,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年龄、血压、体质量指数(BMI)、空腹血糖(FPG)、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最大尿流率(Qmax)、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前列腺体积(PV)等指标,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筛选出BPH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BMI、血压、FPC、TG、TC、LDL-C均高于对照组,HDL-C低于对照组,且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患者的IPSS评分、PV均高于对照组,Qmax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MI、高血压、高FPC、高TG、高LDL-C均是BPH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其OR分别为1.841 (95%CI:1.051~2.501)、1.785(95%C:1.612~2.623)、1.683(95%CI:1.011~3.890)、1.897(95%CI:1.581~2.964)、1.358(95%CI:1.244~3.015)。结论 MS及其组分与BPH的发生发展具有相关性。
  • 专家共识
    李亘, 陈杰, 苗妍, 苟广洋, 庄澄宇, 孙瑄, 刘春秀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01-4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0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致死、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其病理机制复杂且临床研究面临动物模型稳定性不足、存活率低等挑战。本共识系统总结了传统SAH动物模型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建模技术,显著提高模型稳定性并降低实验动物死亡率。同时结合多通道柔性传感器与3D生物打印支架构建颅内多模态监测系统,实现了颅内压、脑氧分压及脑电活动的实时动态监测,并促进颅骨缺损再生修复。新体系的应用为SAH病理机制解析、新疗法评估及脑机接口研发提供了高可靠性平台。有望推动脑机接口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
  • 论著
    罗兰, 陈能辉, 吉明明, 黄木兰, 潘章颖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38-3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05
    目的 探讨外周血和脑脊液miR-146a和miR-146b表达在儿童抗NMDAR脑炎诊疗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取30例确诊为NMDAR脑炎儿童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例,对照组给予糖皮质激素和免疫球蛋白治疗,观察组联合利妥昔单抗治疗。于患儿入院诊断时和稳定康复出院前采集静脉血和脑脊液标本,采用PCR检测miR-146a和miR-146b的相对表达量。结果 两组患儿临床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入院时两组患儿外周血和脑脊液miR-146a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和脑脊液miR-146a表达较低,P<0.05;入院时两组患儿外周血和脑脊液miR-146b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出院前观察组患儿外周血和脑脊液miR-146b表达较低,P<0.05;观察组疗效较对照组较好,P<0.05。结论 miR-146a和miR-146b对诊断儿童抗NMDAR脑炎有重要临床意义。
  • 论著
    赵莹莹, 王二君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42-34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06
    目的 分析活动性肺结核抗结核治疗后高分辨率CT(HRCT)评分、白介素-34(IL-34)、血细胞沉降率(ESR)水平变化及预后价值。方法 选取我院2019年5月至2023年5月期间收治的活动性肺结核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均行抗结核治疗,统计预后效果,并对比不同预后患者治疗前HRCT评分、IL-34、ESR水平变化,分析HRCT评分、IL-34、ESR水平联合预测预后价值以及不同水平时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度。结果 80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经过抗结核治疗后预后良好者59例,预后不良者21例;预后良好者HRCT评分、IL-34、ESR水平均明显低于预后不良者(P<0.05);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显示,HRCT评分、血清IL-34、ESR水平联合预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预后不良的曲线下面积(AUC)值为0.846(95%CI:0.809-0.884),最佳敏感度、特异度分别为85.71%、89.83%;高HRCT评分、IL-34、ESR水平活动性肺结核患者发生预后不良的危险度为低水平患者的4.167倍、5.943倍、11.988倍(P<0.05)。结论 HRCT评分、IL-34、ESR水平联合应用可有效预测活动性肺结核患者预后效果,可作为临床早期预测预后指标。
  • 综述
    常丽, 孙素芹, 张良, 刘雪梅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61-36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11
    肿瘤治疗相关血小板减少症(Cancer Therapy-Related Thrombopenia,CTRT)可导致肿瘤患者出血、输血,方案调整,治疗延后、中断等不良后果,严重影响抗肿瘤疗效及疾病转归。CTRT危险因素包括局部治疗因素、全身治疗因素、患者自身因素和肿瘤相关因素,对多种危险因素并存的患者适当调整治疗方案,可能降低CTRT的发生率及严重程度,从而保证肿瘤治疗的连续性,提高疗效并延长总生存。笔者对CTRT各种危险因素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以期帮助临床综合评估,为筛选最有利于患者的治疗方案提供参考。
  • 临床经验
    江宁, 李静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74-37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14
    目的 观察吡非尼酮在肺纤维化合并肺气肿(CPEF)患者肺康复治疗后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文为前瞻性研究,病例纳入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0年1月~2023年5月收治的80例CPEF患者,采用电脑随机分组法将入组患者分为常规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常规组实施常规治疗,试验组采用吡非尼酮配合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炎症细胞因子、肺纤维化进程、肺动脉血气指标、肺功能改善情况,及用药安全性。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炎症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基质外金属蛋白酶9(MMP-9)、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别为(125.35±20.61)ng/L、(30.41±5.16)ng/ml、(3.36±0.27)ng/L,均低于常规组[(140.33±20.36)ng/L、(33.49±5.33)ng/ml、(4.41±1.26)ng/L],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纤维化进程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细胞间黏附分子-1(ICAM-1)、透明质酸(HA)、肺纤维化评分(Ashcroft)分别为(105.44±20.13)pg/ml、(25.44±5.17)ng/ml、(3.46±0.25)分,均低于常规组[(120.36±20.14)pg/ml、(28.66±5.34)ng/ml、(4.77±1.1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肺动脉血气指标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动脉氧分压(PaO2)为(85.25±10.31)mmHg,高于常规组(80.33±10.22)mmHg;动脉二氧化碳分压(PaCO2)为(40.35±10.27)mmHg,低于常规组(45.77±10.34)mmHg,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肺功能无统计学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的第一秒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呼吸峰值流速(PEF)分别为(60.24±10.11)%、(2.54±0.26)L、(488.75±50.61)L/min,均高于常规组[(54.41±10.23)%、(2.03±0.43)L、(440.24±50.13)L/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不同治疗方案下,试验组的药物相关副反应发生率为15.00%(6/40),略高于常规组10.00%(4/4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吡非尼酮能抑制CPEF患者炎症因子及肺纤维化进程,对改善其肺动脉血气指标并促进肺功能康复均有积极作用;联合应用此药未明显增加药物相关副反应发生风险,安全性较高。
  • 临床护理
    李平, 陆小丽, 刘萌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88-390.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17
    目的 探讨共情护理联合心理暗示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负面情绪及治疗依从性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1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组,每组40例,其中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共情护理联合心理暗示护理干预,对比相关指标。结果 研究组服药总依从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接受护理干预之后,HAMD、HAMA等负面情绪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接受护理干预之后,生活质量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子宫内膜异位症不孕患者接受共情护理联合心理暗示护理干预,提高服药依从性,改善负面情绪,提高生活质量。
  • 临床护理
    刘俊华, 陈丹燕, 崔菲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91-39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18
    目的 探讨予以贲门癌介入手术后患者微信远程指导及康复护理的效果,评价对患者自我保健依从性、负面情绪的影响。方法 将80例贲门癌介入手术后患者均分成两组,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组别包括实验组、对照组,均有40例。实验组接受微信远程指导及康复护理,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对比患者自我保健依从性与负面情绪,研究时段为2020年9月—2022年9月。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实验组用药、饮食、运动、复查自我保健依从性评分较对照组高,差异具有价值(P<0.05);治疗前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HAMD、HAMA评分均降低,并且实验组患者幅度更大,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7.50%,对照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85.00%,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贲门癌介入手术后患者实施微信远程指导及康复护理的效果显著,可促进患者自我保健依从性提升,同时还可缓解负性情绪,可推广。
  • 临床经验
    于泓, 郭世文
    青岛医药卫生. 2023, 55(5): 370-37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3.05.013
    目的 探究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的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月~2021年4月我院102例脑胶质瘤患者纳入研究,随机分为对照组(n=51)与研究组(n=51),予以对照组患者常规开颅手术治疗,予以研究组患者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临床疗效、神经肽、免疫细胞、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结果 研究组患者总有效率96.08%,高于对照组的80.39%,差异显著(P<0.05)。手术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β-EP、AVP、Th1、Th17高于对照组,Th2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手术6个月后,研究组患者ADL高于对照组,NIHSS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随访12个月后,研究组患者生存率高于对照组,复发率、转移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立体定向微创手术治疗脑胶质瘤能够提升临床疗效,促进神经功能、免疫功能恢复,改善日常生活能力,同时可有效降低复发率、转移率,提高生存率,具有推广使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