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排行

  • 一年内发表的文章
  • 两年内
  • 三年内
  • 全部
Please wait a minute...
  • 全选
    |
  • 专家共识
    李亘, 陈杰, 苗妍, 苟广洋, 庄澄宇, 孙瑄, 刘春秀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01-40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01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一种致死、致残率较高的脑血管疾病,其病理机制复杂且临床研究面临动物模型稳定性不足、存活率低等挑战。本共识系统总结了传统SAH动物模型的局限性,并提出优化建模技术,显著提高模型稳定性并降低实验动物死亡率。同时结合多通道柔性传感器与3D生物打印支架构建颅内多模态监测系统,实现了颅内压、脑氧分压及脑电活动的实时动态监测,并促进颅骨缺损再生修复。新体系的应用为SAH病理机制解析、新疗法评估及脑机接口研发提供了高可靠性平台。有望推动脑机接口研究成果向临床转化。
  • 论著
    周静然, 刘舒婷, 李彦珊, 熊苏云
    青岛医药卫生. 2025, 57(1): 1-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5.01.001
    目的 探究全程无缝管理结合程序式健康教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置管相关知识掌握情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3月至2023年9月南昌大学第二附属医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62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1例。对照组予以常规干预,观察组实施全程无缝管理结合程序式健康教育。比较两组PICC置换相关知识掌握情况、负性情绪、并发症、生活质量。结果 观察组PICC置管相关知识掌握度较对照组高,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负性情绪、生活质量(P>0.05);观察组干预后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均较对照组低,WHO生活质量测定量表(WHOQOL-BREF)中各维度评分均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全程无缝管理结合程序式健康教育可提高急性白血病患者PICC置管相关知识掌握度,减轻负性情绪,减少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
  • 论著
    孔越, 吴漫, 吴文良, 李静
    青岛医药卫生. 2025, 57(1): 6-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5.01.002
    目的 探讨CYP3A5*3基因多态性检测在他克莫司治疗特发性膜性肾病(IMN)中的优越性,为IMN患者的个体化治疗提供参考。方法 纳入75例IMN患者,根据CYP3A5*3基因型分为AA型、AG型和GG型三组。所有患者均接受他克莫司治疗,初始剂量为0.05 mg/kg•d,每日二次,6个月治疗期间根据血药浓度调整剂量。研究同时监测患者的尿蛋白水平、血浆白蛋白、肾功能指标(尿素氮、血清肌酐),以及炎症标志物IL-6和TNF-α的水平。结果 治疗后,AA型、AG型和GG型患者的总有效率分别为72%、88%和92%,AG型和GG型患者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AA型(P<0.05)。治疗后,三组患者的24小时尿蛋白、尿素氮、血清肌酐水平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AG型、GG型患者均较AA型患者明显降低(P<0.05)。三组患者的血浆白蛋白、AST、ALT水平治疗后均明显上升或下降(P<0.05),AG型和GG型患者的血浆白蛋白显著高于AA型(P<0.05),AST和ALT水平显著低于AA型(P<0.05)。AG型和GG型患者的IL-6和TNF-α水平较治疗前显著下降,且较AA型患者组显著降低(P<0.05)。结论 CYP3A5*3基因多态性检测可有效指导他克莫司在IMN患者中的应用,优化药物剂量,提高疗效,减少不良反应,为个体化治疗提供重要参考。
  • 论著
    王俊伟, 刘秀静, 马莎莎, 于佳佳, 杜洪澎, 徐宁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13-419.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03
    目的 系统评价脑卒中患者发生护理依赖的影响因素,为降低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提高生活质量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检索知网、万方、维普、CBM、CINAHL、PubMed等中外数据库中有关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影响因素的文献,时限为建库至2023年7月30日。文献筛选严格遵循纳入排除标准,2名研究者分别对纳入文献进行质量评价和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5.4与Stata 14.0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共纳入9项研究,包括2362例研究对象。文献的AHRQ质量评价得分为6~9分。Meta分析结果显示:年龄、是否有肢体功能障碍、是否共存其他慢性疾病、抑郁程度、康复自我效能、有无认知功能障碍是脑卒中患者护理依赖的影响因素。结论 护理依赖在脑卒中患者中较为常见但依赖水平不同,涉及的影响因素较多。医护人员可依据上述影响因素,尽早识别护理依赖高危人群,从而开展针对性的护理干预。
  • 论著
    许惠娟, 孙琦, 刘坤, 罗瑞晨, 黄莹, 陈桓, 侯君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33-43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07
    目的 分析甲状腺结节细针穿刺活检患者BRAF(V600E)基因突变情况,进一步了解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BRAF联合检测诊断结节良恶性的应用价值。方法 收集2022年1月至2024年5月在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厦门医院门诊或住院行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的499例甲状腺结节患者资料,采用ARMS-PCR(Amplification Refractory Mutation System PCR,ARMS-PCR)方法检测BRAF基因,分析499例患者的BRAF(V600E)突变情况。结果 经检测后449例患者中有255例患者BRAF(V600E)突变检测结果为阳性,总体阳性率为56.79%。其中男性患者阳性率为71.82%,女性患者阳性率为54.57%。255例BRAF(V600E)突变阳性患者中,细胞病理学结果明确恶性肿瘤诊出率为54.12%,30.20%为可疑恶性肿瘤,13.33%的BRAF(V600E)突变阳性患者为意义不明确的非典型性病变或意义不明确的滤泡性病变,1.57%标本无法诊断或不满意;滤泡性肿瘤/可疑滤泡性肿瘤或者良性病变的患者占比均为0.39%。研究中有170例在本院进行了手术治疗,BRAF(V600E)突变阳性结节穿刺患者术后病理检查,病理学类型均为乳头状癌,特异度为100%。结论 BRAF(V600E)基因检测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的诊断有较高的辅助作用,对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补充,两者联合可提高甲状腺结节的恶性检出率,从而帮助患者制定更为精准的治疗方案。
  • 论著
    廖均铧, 李晓欣, 廖韵怡, 刘馨忆, 龚思宇, 赵晓山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07-41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02
    肌少症是与年龄相关的疾病,给患者带来了许多不良后果并且给社会造成经济负担。肠-肌轴作为联系肠道菌群和肌肉的桥梁,有治疗肌少症的潜力,但其机制仍不够清楚,对肌少症的干预治疗效果仍不够理想。所以本文对肠-肌轴与肌少症的相关性、肠-肌轴参与肌少症的发病过程、肠-肌轴与肌少症的干预治疗这三个方面进行了综述。结果表明,肠道菌群可以通过蛋白质合成与分解、线粒体功能、氧化应激、胰岛素抵抗和慢性低度炎症等方面影响肌肉的质量和功能,而运动联合药物,尤其是联合肠道菌群产物丁酸盐共同干预可以对肌少症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 论著
    郭威, 郝鑫, 谭丹丹, 郭金燕, 马宁, 兰玉怀
    青岛医药卫生. 2025, 57(1): 24-2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5.01.005
    目的 分析不同输注时间美罗培南治疗老年脓毒症效果及对急性肾损伤的预防作用。方法 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本院2022年10月至2024年3月收治的60例脓毒症患者分为2组,观察组和对照组各入组30例;对照组在30 min内输注美罗培南完毕,观察组在3 h内输注美罗培南完毕,比较两组氧化应激、炎症指标、肾功能损伤指标差异。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肾功能损伤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肾功能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无差异(P>0.05)。结论 将美罗培南治疗老年脓毒症延长至3 h,能够提升疗效,安全性也较好。
  • 论著
    谷月, 马莎莎, 李学新, 刘文莹, 王天贝
    青岛医药卫生. 2025, 57(1): 35-4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5.01.007
    目的 构建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评价指标体系,为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和评估提供依据。方法 通过文献回顾法和德尔菲专家函询,确定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指标体系。结果 本研究共开展两轮专家函询,问卷的有效回收率均为100%,两轮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4和0.86,Kendall's W值分别为0.337和0.252。最终形成的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指标体系包括5个一级指标、28个二级指标。结论 构建的关节置换术后深静脉血栓风险预测指标体系的科学性较高,实用性较强,可为关节置换术后患者的深静脉血栓的预防提供可靠依据。
  • 论著
    程里, 杨璋, 王博渊
    青岛医药卫生. 2025, 57(1): 19-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5.01.004
    目的 分析单孔胸腔镜下肺叶切除术(VATS)治疗肺癌老年患者的效果。方法 回顾性分析,收集本院2022年6月至2024年8月期间收治的94例肺癌老年患者资料,根据手术方案差异分为对照组(47例)、观察组(47例),对照组患者为接受传统多孔VATS治疗,观察组为接受单孔VATS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有关指标、并发症发生率;对比两组术后不同时间点(术后6 h、12 h、24 h、48 h)的疼痛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对比两组术前、术后1 d的炎症指标[C反应蛋白(CRP)、白介素-6(IL-6)、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免疫功能[免疫球蛋白(Ig)G(IgG)、IgA、IgM]。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术中出血量更少,住院时间更短(P<0.05);观察组术后不同时点VAS评分更低(P<0.05);术后1 d,两组CRP、IL-6、SAA水平均提高,但观察组较对照组低(P<0.05);术后1 d,两组IgG、IgA、IgM水平均下降,但观察组较对照组高(P<0.05);两组手术用时、淋巴结清扫数、并发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单孔VATS治疗肺癌老年患者更利于减轻患者手术疼痛度,减少出血量,减轻手术引起的炎症反应,减小免疫功能损伤,促进患者恢复。
  • 论著
    张英, 熊银环, 崔凯, 董雅萌, 舒立萍, 蒋荣俊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38-44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08
    目的 构建“互联网+”网约护士准入标准及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为网约护士的遴选和培养提供参考。方法 以胜任力冰山理论为基础,采用文献研究法、小组讨论法、德尔菲专家函询法拟定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指标权重。结果 共进行2轮专家函询,2轮专家函询积极系数均为100%,权威系数分别为0.83和0.84,协调系数分别为0.214和0.256,最终形成准入标准4项,一级指标4项、二级指标12项、三级指标47项的“互联网+”网约护士准入标准及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结论 “互联网+”网约护士准入标准及岗位胜任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具有科学性、可靠性,为我国网约护士的准入和培养提供参考依据。
  • 论著
    陈华芬, 陈小毛, 陈春燕, 郑因碧, 陈鸣娣, 江国栋, 陈桂梅
    青岛医药卫生. 2025, 57(1): 13-18.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5.01.003
    目的 探究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高危因素,针对性分析防护措施。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2年6月至2024年6月广东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收治的84例脓毒症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急性肾损伤发生情况分为发生组、未发生组,并收集患者性别、年龄、机械通气、吸烟史、饮酒史、慢性肾病史、合并营养不良、急性生理学与慢性健康状况评分系统II评分(APACHE II)评分、胱抑素水平等一般资料开展Logistic回归分析,分析影响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高危因素。结果 84例脓毒症患者中,发生急性肾损伤的共28例,发生率为33.33%;单因素显示,两组性别、年龄、机械通气、吸烟史、饮酒史、合并糖尿病情况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合并肺部感染、合并高乳酸血症、慢性肾病史、合并营养不良、APACHE II评分、胱抑素水平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合并肺部感染、合并高乳酸血症、慢性肾病史、合并营养不良、APACHE II评分≥18分、胱抑素≥2 mg/L均是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的高危因素(P<0.05)。结论 脓毒症患者发生急性肾损伤与合并肺部感染、合并高乳酸血症、慢性肾病史、合并营养不良、APACHE II评分、胱抑素水平均有关,临床需据此采取防护措施,以降低急性肾损伤发生风险。
  • 论著
    刘芳意, 柯晓生, 林利平, 吴松, 欧阳雅芳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52-455.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11
    目的 探讨青春期前儿童维生素D(VD)补充与身高增长的有效性。方法 选取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在晋江市医院,行身高促进的青春期前儿童330例,根据其VD水平分为充足组、不足组、缺乏组三组,各110例。按照指南推荐,对充足组给予每天口服400单位VD;不足组给予每天口服800单位VD;缺乏组先给每天口服2000单位VD,持续3个月后改每天口服800单位VD。记录入组对象身高、体重、运动功能落后率、身材矮小率、骨密度、血清25-羟基维生素D[25(OH)D]等情况。结果 治疗前充足组身高、体重、骨密度均高于不足组和缺乏组,运动功能落后率、身材矮小率低于不足组和缺乏组,而不足组身高、体重、骨密度均高于缺乏组,运动功能落后率、身材矮小率低于缺乏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三组补充VD后身高、体重、25(OH)D、骨密度和运动功能落后、身材矮小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青春期前儿童VD补充能够有效促进身高增长,增加体重,改善骨密度,降低运动功能落后率、身材矮小率。
  • 论著
    徐永生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68-471.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14
    随着全球医疗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医疗环境的不断变化,医学教育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和机遇。特别是在麻醉学领域,随着手术复杂性的增加和患者需求的多样化,对麻醉医师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医学教育改革势在必行,其中以能力为导向的培养模式因其能够有效提升医学生的临床实践能力和适应未来医疗需求的能力,而成为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教育的重要发展趋势。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分析和综述现有文献,探讨如何构建和实施一种以能力为导向的临床技能培训模式,以提升麻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的临床综合能力。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国家的培训模式,总结成功案例与挑战,本文将为麻醉学教育的改革提供科学依据和实践指导,帮助培养更多具备高水平临床技能和职业素养的麻醉学专业人才,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医疗健康服务需求。
  • 论著
    刘倩, 孙鲁艳, 袁成民
    青岛医药卫生. 2025, 57(1): 29-34.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5.01.006
    目的 总结分析布鲁菌病临床特征及中医证候特点,为临床诊疗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收集山东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2020年10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456例布鲁菌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流行病学、临床症状、体征及相关实验室检查等,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456例病例中,男315例,女141例,平均年龄(48.77±15.58)岁,最小为4个月2天,最大为81岁。临床常见症状为发热伴关节疼痛、汗出、乏力,属于中医疫病范畴,主要的致病因素是湿热,可兼夹风痰瘀,久则耗伤气血阴阳,肝肾亏虚为主。结论 中医治疗布鲁菌病,当辨热邪之微甚,邪气之兼夹,正气之亏虚,而后把握矛盾之主次予以辨证施治,临床效果显著,以供参考。
  • 论著
    鲁华东, 姜秋利, 陈桓, 侯君, 刘坤
    青岛医药卫生. 2025, 57(1): 42-4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5.01.008
    目的 探讨TBK1在结直肠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病理学意义。方法 对2022年3月至2024年2月,于本院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80例结直肠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癌组织、癌旁组织TBK1表达,分析TBK1表达与结直肠癌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 80例结直肠癌患者癌组织与癌旁正常组织中TBK1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78.75%(63/80)和6.00%(5/80),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TBK1表达在不同性别、年龄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在不同TNM分期、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浸润深度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结直肠癌组织中TBK1高表达,且与患者TNM分期、分化程度存在相关性,TBK1可能在结直肠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
  • 论著
    崔晓丽, 武文丽, 隋磊, 栾朝辉, 孙丽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56-46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12
    目的 通过检测外周血T淋巴细胞亚群和肿瘤标记物指标在晚期、复发宫颈癌免疫治疗前后的变化,评估其与疗效及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前瞻性纳入2022年08月—2024年08月期间在康复大学附属青岛中心医院及合作医院接受一线免疫治疗联合放化疗的晚期、复发宫颈癌患者50例,检测患者治疗前基线水平及治疗后1个周期T淋巴细胞亚群及其程序性死亡受体-1(Programmed death receptor-1,PD-1)表达率,联合肿瘤标记物鳞状细胞癌抗原(squamous-cell carcinoma antigen,SCC)、糖类抗原125(Carbohydrate antigen 125,CA125),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疗效的影响因素,Cox回归探究预后的影响因素。结果 Logistic回归表明基线CD4+T细胞百分比和治疗1个周期后CD8+T细胞百分比、CA125及SCC、CD4+PD-1及CD8+PD-1表达率是疗效的影响因素(P<0.05)。Cox回归分析显示基线CD4+T细胞百分比和治疗1个周期后CD4+T细胞及CD8+T细胞百分比、CD4+及 CD8+PD-1表达率、CA125及 SCC是预后的影响因素。结论 基线高水平CD4+T细胞百分比和治疗1个周期后高水平CD4+T细胞、CD8+T细胞百分比及其PD-1表达率,低水平CA125及SCC可能是患者从免疫治疗中获益的有利因素。
  • 论著
    张开能, 奎梦霞, 王斌, 麦啸, 柯昌兴, 赵金治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20-423.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04
    目的 总结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在一期输尿管软镜治疗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的应用。方法 收集2022年9~11月大理白族自治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100例肾或输尿管上段结石患者,采用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治疗的临床资料,包括手术时间、碎石时间、术后住院日、术后清石率、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舒适度评分标准(BCS)评分、并发症等进行分析。术中置入F11/13或F12/14输尿管软镜鞘,采用365 μm激光光纤配合钬激光碎石,术后常规留置双J管并导尿。结果 94例患者顺利完成碎石,6例患者因输尿管狭窄无法置入输尿管软镜鞘而未能碎石,仅留置输尿管支架管。手术时间30~80min,(48.02±12.53) min;钬激光碎石时间18~65min (37.54±9.83) min;术后住院日1~6d, (2.24±0.94)d;术后感染2例(2.0%);VAS评分(1.86±1.05)、BCS评分(1.74±0.44)、术后1个月清石率85.1%(80/94)、术后3个月清石率96.8%(91/94)。1例肾结石患者术后出现“石街”,2例患者肾下盏盏颈细长、IPA角较小软镜无法完全进入,未能完全碎石。结论 国产一次性电子输尿管软镜一期治疗肾、输尿管上段结石(直径<2 cm)是一种微创、安全、有效的方法。
  • 论著
    幸程涛, 黄嘉年, 光波, 钱锟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24-427.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05
    目的 探讨围绝经期妇女性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分析及预测价值研究。方法 选取2023年2月至2024年8月来我院就诊的70例围绝经期骨质疏松症妇女作为研究组对象,另选取同时间段来我院体检的70例围绝经期健康妇女作为对照组对象。比较两组妇女性激素[雌二醇(E2)、促卵泡生成素(FSH)、黄体生成素(LH)]、骨代谢指标[I型前胶原N端前肽(PINP)、N端骨钙素(N-MID)、β-胶原降解产物(β-CTX)]以及骨密度(BMD)水平。分析性激素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估性激素水平对骨质疏松症的预测效能。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研究组妇女血清E2、腰椎BMD、股骨颈BMD及髋部BMD水平降低,FSH、PINP、N-MID、β-CTX水平升高。血清E2与PINP、N-MID、β-CTX水平呈负相关(r=-0.341、-0.470、-0.538,均P<0.001),与腰椎BMD、股骨颈BMD、髋部BMD水平呈正相关(r=0.579、0.527、0.522,均P<0.001)。血清FSH与PINP、N-MID、β-CTX水平呈正相关(r=0.361、0.368、0.522,均P<0.001),与腰椎BMD、股骨颈BMD、髋部BMD水平呈负相关(r=-0.536、-0.552、-0.541,均P<0.001)。血清E2、FSH及其联合预测围绝经期妇女骨质疏松症的AUC分别为0.890、0.894、0.960,95% CI分别为0.826~0.936、0.831~0.940、0.912~0.986,灵敏度分别为84.29%、80.00%、91.43%,特异度分别为78.57%、82.86%、92.86%。结论 围绝经期妇女性E2、FSH水平与骨质疏松症的发生密切相关,两者联合预测骨质疏松症的效能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价值。
  • 论著
    张民航, 梁文浩, 王熠, 辛小林
    青岛医药卫生. 2025, 57(1): 48-52.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5.01.009
    目的 为了探究后踝骨折治疗中后踝以支撑接骨板和中空拉力螺钉固定的效果及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本研究对我院2021年6月至2023年6月间收治的106例后踝骨折患者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支撑接骨板治疗患者50例为支撑板组,中空拉力螺钉固定的患者56例为空心钉组。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及恢复情况相关指标、并发症发生情况。通过VAS和AOFAS评分系统,对这些患者术后的疼痛程度和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估。结果 后踝骨折在愈合时间上,支撑板组显著短于空心钉组(P<0.05);术后6个月,支撑板组患者的VAS评分和AOFAS评分均优于空心钉组(P<0.05),说明支撑接骨板固定更有利于患者的恢复;手术后6个月,支撑板固定组总并发症发生率(12.00%),而空心钉组总并发症发生率为8.93%,两组相比无差异性(P>0.05)。结论 后外侧入路的支撑接骨板和中空拉力螺钉固定是后踝骨折治疗中的常用固定方法。虽然两种方法均可获得良好的临床结果,但支撑接骨板固定在处理较为复杂的后踝骨折时,表现出更高的稳定性和优越性,有助于患者在术后早期开始功能锻炼,从而加快康复进程。
  • 论著
    崔智亮, 敖丽云, 宋中福, 杨嘉琛, 张俊, 朱緖亮
    青岛医药卫生. 2024, 56(6): 443-446. https://doi.org/10.3969/j.issn.1006-5571.2024.06.009
    目的 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PS)与鼻式间歇正压通气(NIPPV)、加温湿化高流量经鼻导管正压通气(HHFNC)、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2022年5月至2024年5月我院收治的90例NRDS早产儿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各30例。NIPPV组予以NIPPV治疗,HHFNC组予以HHFNC治疗,NCPAP组予以NCPAP治疗。比较三组血气指标、氧疗情况、有创通气情况及并发症。结果 三组0h、48h时血气指标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NIPPV组12h时PaO2、PaO2/FiO2高于HHFNC组、NCPAP组,PaCO2低于对照组,NIPPV组、HHFNC组24h时PaO2、PaO2/FiO2高于NCPAP组,PaCO2低于NCPAP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NIPPV组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短于HHFNC组、NCPAP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NIPPV组、HHFNC组有创通气率、并发症发生率低于NCPAP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NIPPV治疗NRDS可更快改善NRDS患儿血气指标,缩短氧疗时间、无创通气时间,且可降低有创通气率,安全可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