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刊目录

  • 全选
    |
    论著
  • 论著
    常秀梅, 陈海燕, 丁洁琼, 潘晓芳, 殷亚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信息-动机-行为技巧(IMB)模型的风险预警护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康复的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22年08月到2023年08月收治的8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组均为41例。所有患者均采取经尿道等离子电切术治疗,对照组采取围术期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IMB模型的风险预警护理,分别在护理前后应用自我护理能力量表(ESCA)对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进行评价,对比两组首次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最后对比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 护理后两组的健康知识水平、自我护理技能、自护责任感、自我概念相关ESCA评分均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患者首次下床时间、尿管拔除时间、首次进食时间和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基于IMB模型的风险预警护理对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围术期护理效果显著,可提升患者自我护理能力,促进其早日康复,辅助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 论著
    张啸, 王慧, 余志宏, 蓝海兵, 龚园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急性胰腺炎严重程度床边指数(BISAP)评分、白细胞介素-6(IL-6)、降钙素原(PCT)与重症急性胰腺炎(SAP)预后的相关性。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3年9月我院收治的86例SAP患者,根据预后情况分为死亡组(27例)、生存组(59例)。所有患者入院后均予以胃肠减压、禁食、抗感染等对症治疗及预防并发症治疗,并检测患者入院时的BISAP评分、血清IL-6、PCT水平。比较生存组、死亡组的BISAP评分、IL-6及PCT水平,分析SA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采用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IL-6、PCT水平及BISAP评分与SAP预后的相关性。结果 死亡组的BISAP评分、血清IL-6、PCT水平高于生存组(P<0.05)。经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BISAP评分及血清IL-6、PCT水平较高是SAP患者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OR>1,P<0.05)。Pearson直线相关分析显示,BISAP评分及血清IL-6、PCT水平与SAP患者预后不良呈正相关(r>0,P<0.05)。结论 SAP患者的BISAP评分及血清IL-6、PCT水平较高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
  • 论著
    刘亚玲, 高丽娟, 吴莹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体表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与急性冠状动脉综合征(AC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择2021年2月-2022年9月于宜春市中医院就诊的ACS患者100例为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有无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发生分为预后不良组(24例)、预后良好组(76例),均行心电图检查,比较两组心肌损伤、心电图特征,并分析影响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结果 两组心肌损伤各项指标对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预后不良组ST段压低发生率为62.50%、avL导联T波改变发生率为87.50%、ST段升高发生率为66.67%、病理性Q波发生率为75.00%,均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病理性Q波(β=2.343,OR=10.412,95%CI=3.572-30.352)、avL导联T波改变(β=1.681,OR=5.372,95%CI=1.476-19.554)、ST段压低(β=1.999,OR=7.381,95%CI=2.689-20.257)、ST段升高(β=2.096,OR=8.133,95%CI=2.934-22.544)均是ACS患者出现不良心血管终点事件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体表心电图avL导联T波改变是影响ACS患者预后的危险因素。
  • 论著
    石柳娴, 葛英军, 陈守畅, 沈国荣, 施宇一, 李响, 姜志鹏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究启动EMS(emergency medical service,紧急医疗服务)转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减少延误提高策略。方法 对132例启动EMS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进行相关影响因素分析,包括年龄、性别、呼救时天气情况、脑卒中知识认知度,首发症状等,分为延误组(n=29)和及时组(n=103),通过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确定造成院前延误的影响因素。结果 两组患者在不同天气情况、卒中知识认知度、首发症状上存在差异(P<0.05)。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显示天气情况(OR=0.581,95%CI:0.358~0.943),卒中知识认知度(OR=0.238,95%CI: 0.098~0.578)及首发症状为意识障碍(OR=0.076,95%CI:0.008~0.717)是减少院前延误的独立影响因素(P<0.05)。结论 较高卒中知识认知度、首发症状有意识障碍、天气情况良好有利于减少启动EMS转运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院前延误。因此,加强公众卒中知识普及培训,提高公众卒中意识,尽快启动EMS系统,可减少院前延误,改善患者预后。
  • 论著
    丘韦杰, 钟伟霞, 周向军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分析某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分布特征及其耐药性。方法 82株肠杆菌科细菌分离自2021年1月-2022年12月于我院治疗患者的血、尿、痰、大便及分泌物等标本。采用全自动微生物鉴定仪进行病原菌种类鉴定,采用纸片扩散法及琼脂平板稀释法进行药敏鉴定。结果 82株病原菌中大肠埃希菌有33株,占比40.24%;肺炎克雷伯菌29株,占比35.37%,肠杆菌10株,占比12.20%,变形杆菌10株,占比变形杆菌12.20%;82株病原菌中痰液标本来源有50株,占比60.98%(50/82);血标本来源17株,占比20.73%(17/82);尿液标本来源11株,占比13.41%(11/82),分泌物及大便标本来源各有3株、1株;大肠埃希菌ESBLs检出31株(93.94%),CRE检出2株(6.06%);肺炎克雷伯菌MDR检出26株(89.66%),CRE检出3株(10.34%);肠杆菌MDR检出7株(70.00%),CRE检出3株(30.00%);变形杆菌MDR检出10株(100.00%);大肠埃希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均≤10%);肺炎克雷伯菌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均≤10%);肠杆菌、变形杆菌均对厄他培南、亚胺培南、美罗培南、阿米卡星耐药率较低(耐药率均≤10%);肠杆菌科细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头孢曲松、头孢呋辛、头孢唑林、氨苄西林耐药率均较高(耐药率>50%)。结论 某院临床分离肠杆菌科细菌以大肠埃希菌、肺炎克雷伯菌最为常见,痰液、血液为肠杆菌科细菌标本主要来源,肠杆菌科细菌的ESBLs、MDR检出率较高,需要依据药敏结果合理使用抗菌药物。
  • 论著
    程国升, 魏芳芳, 卢世军, 韩洁, 邢攸学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对于肺癌手术后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风险因子进行研究并提出相应的医疗策略。方法 回顾性分析2020年4月~2023年4月在临沂市中心医院接受根治术治疗的315例肺癌患者资料,依照ARDS的出现状态进行分类,然后通过比较和筛查不同的变量,最终运用多元Logistic线性回归分析手术后ARDS的风险因子。结果 315例肺癌患者术后并发ARDS者28例,未发生ARDS者287例,ARDS发生率为8.89%;单因素分析显示,ARDS组性别、年龄、体重指数、肿瘤分期、术式、吸烟史、术中出血量、胶体输液量与非ARDS组比较(P>0.05);两组手术耗时、FEV1%的预估数据、接受过的化学治疗的历程、注射晶体量、单肺的呼吸持续时间、单肺气道压进行对比(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手术耗时、FEV1%的预估数据、接受放化疗的历程、注射晶体量、单肺的呼吸持续时间、单肺气道压是肺癌根治术后并发ARDS的危险因素。结论 肺癌根治术后并发ARDS危险因素较多,术前需采取针对性预防措施,对于发生ARDS患者应及时开展机械通气、液体管理等综合治疗。
  • 论著
    廖丽娟, 余俊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的预后预测模型的构建和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5月到2023年11月于深圳市龙华区妇幼保健院治疗的难治性支原体肺炎患儿100例。采集资料并分析患儿预后的单因素及预后的影响因素,以及BP神经网络模型结果。结果 预后不良组的年龄明显低于预后良好组,中性粒细胞数目、淋巴细胞数目、血小板数目、NLR、PLR、CRP、DD、PCT及LDH水平明显高于预后良好组(P<0.05)。Logistic分析显示,患儿预后影响因素包含NLR、PLR、CRP、DD、PCT及LDH。经过模型优化后,产生的最大AUC值为0.877(95%CI:0.704~0.961),准确度是94.27%,存在良好的一致性。结论 儿童难治性支原体肺炎预后预测模型所产生的应用效果较好,值得在临床上推广应用。
  • 论著
    任利敏, 尹保娜, 沈萌萌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研究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与宫腔镜下诊刮术治疗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疗效及对月经症状、术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 收集2017年1月至2023年11月期间本院医治的121例子宫内膜息肉患者,根据不同手术方法分为诊刮组(n=59)、切除组(n=62),前者行宫腔镜下诊刮术,后者行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比较两组手术指标、手术前后月经症状、雌激素受体水平、生化指标[血红蛋白(Hb)、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及并发症状况。结果 与诊刮组相比,切除组住院时间较短,出血量较少(P<0.05);术后3个月,切除组月经经期、PBAC评分均低于诊刮组(P<0.05);术后3个月,两组雌激素受体水平显著下降(P<0.05);但组间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诊刮组相比,切除组VEGF、TGF-β1水平较低,Hb水平较高(P<0.05);切除组并发症发生率(1.61%)与诊刮组(8.47%)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宫腔镜下子宫内膜息肉切除术能改善患者月经症状,降低雌激素受体、VEGF、TGF-β1水平,减少术后并发症,加快患者康复进程。
  • 临床经验
  • 临床经验
    关淑君, 裴静璇, 洪炳, 钟益锴, 黄健, 张岚, 张露, 杨蓉美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多种方法预防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22年2月-2023年3月医院收治的180例AECOPD患者分为3组,各60例,其中肝素组采用低分子肝素干预,间歇性气压仪干预组采用间歇性气压仪干预,锻炼联合按摩组实施肢体锻炼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均干预7d,比较两组干预3d、7d时的凝血功能、血流动力学,统计两组DVT发生情况。结果 干预3d及干预7d时3组的凝血酶原时间(PT)、纤维蛋白原(Fib)、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血小板(PLT)、部分活化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D-二聚体(D-D)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7d时,3组PT、APTT均低于干预3d,PLT均高于干预3d,有统计学差异(P<0.05);干预7d时,3组下肢静脉血流速度均较干预3d时高,且肝素组腘静脉、胫后静脉及股深静脉血流速度高于间歇性气压仪干预组、锻炼联合按摩组,有统计学差异(P<0.05);3组干预3、7d时的DVT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AECOPD患者采用低分子肝素、间歇性气压仪及肢体锻炼联合穴位按摩干预均可有效预防DVT发生。
  • 临床经验
    曲柳, 贾伟伟, 朱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连续性、多元化院外健康管理在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稳定期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南阳市第一人民医院2022年6月~2023年6月收治的112例COPD稳定期患者,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成多元化管理组(56例)、常规管理组(56例)。常规管理组接受常规健康管理,多元化管理组接受连续性、多元化院外健康管理,干预3个月,对比两组知识掌握情况、依从性、肺功能改善情况[用力肺活量(VC)、第1秒用力呼气量(FEV1)、第1秒用力呼气量占用力肺活量比率(FEV1/FVC)]、自我效能感[一般自我效能感量表(GSES)]、心理状况[正性与负性情绪量表(PANAS)]及生活质量[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评估测试问卷(CAT)]。结果 干预3个月后,多元化管理组功能锻炼、用药、疾病知识评分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多元化管理组依从率(96.43%)高于常规管理组(83.93%)(P<0.05);干预3个月后,多元化管理组VC、FEV1、FEV1/FVC均高于常规管理组(P<0.05);干预3个月后,多元化管理组GSES、PANAS-正性评分明高于常规管理组,CAT、PANAS-负性评分低于规管理组(P<0.05)。结论 对于氟替美维吸入粉雾剂治疗的COPD稳定期患者,连续性、多元化院外健康管理可提升患者对疾病的认知、依从性和自我效能,调节负性心理状态,进而改善肺功能,提高生活质量。
  • 临床经验
    吴毓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联合评估食管癌患者术前T分期的价值。方法 选取2022年2月~2023年6月在医院接受手术治疗的食管癌患者70例,所有患者均接受CT检查,且在检查1周内实施手术,并对T分期结果进行判断,根据结果分为早期组与中晚期组,设计基线资料调查表,详细统计两组患者的基线资料与CT纹理参数、熵值并比较,重点分析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联合评估食管癌T分期的价值。结果 手术病理结果显示,70例食管癌患者T1期12例,T2期18例,T3期30例,T4期10例;其中早期组30例,占比42.86%(30/70),中晚期组40例,占比57.14%(40/70);中晚期组患者的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均比早期组高(P<0.05),组间性别、年龄、肿瘤直径、病理分型、病灶部位、吸烟史、合并慢性病及CT纹理参数均值、偏度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绘制ROC曲线发现,食管癌患者T分期使用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评估的AUC均>0.80,评估价值理想,且以联合评估价值最佳。结论 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评估食管癌患者T分期价值理想,CT纹理参数峰度、熵值过表达提示食管癌T分期较高。
  • 临床经验
    楚洪亮, 李梅, 郝长河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苦黄颗粒对酒精性肝病合并皮肤瘙痒症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及肝功能指标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2年5月~2022年11月青岛市黄岛区中医医院及青岛市第六人民医院门诊及病房就诊的酒精性肝病合并皮肤瘙痒患者共168例,随机分为2组(1∶1),每组84例。对照组采用还原型谷胱甘肽静脉滴注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用苦黄颗粒口服治疗,疗程4周。统计2组患者临床疗效、治疗后黄疸消退时间及皮肤瘙痒消退时间,对治疗前后血清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总胆红素(TBIL)等指标进行水平检测。结果 观察组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7.62% vs 88.10%,P<0.05);治疗后,观察组黄疸消退时间为(15.31±5.51)天,明显短于对照组(21.13±6.08)天,观察组皮肤瘙痒消退时间为(12.88±5.14)天,明显短于对照组(20.28±6.24)天(均P<0.05);治疗前,2组患者AST、ALT、TBIL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均P>0.05);治疗后,2组AST、ALT、TBIL水平明显降低,且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苦黄颗粒治疗酒精性肝病合并皮肤瘙痒症疗效明显,可改善患者异常肝功能指标,改善黄疸及皮肤瘙痒症,缩短病程。
  • 临床经验
    李伟, 秦建瑞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观察新型等离子针状电极在膀胱癌整块切除手术中的应用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本研究为前瞻性研究,选择洛阳市东方人民医院2020年5月~2022年6月期间收治的90例膀胱癌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常规组和试验组,各45例。常规组实施经尿道膀胱肿瘤切除术(TURBT)治疗,试验组实施新型等离子针状电极精准切除术(ATUNER)治疗,所有患者术后开展为期1年随访,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泌尿功能恢复情况及短期生存情况。结果 联合组的CRP、IL-6、IL-8,术后2周、4周的伤椎后凸角、Cobb角、ODI评分均低于手术组,JOA评分均高于手术组;联合组的住院时间、卧床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低于手术组(P<0.05)。结论 ATUNER能加快膀胱癌患者的术后康复进程,对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促进膀胱功能恢复,并改善术后短期预后均有积极意义。
  • 综述
  • 综述
    刘文慧, 夏晓黎, 马娇娇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中慢阻肺最为常见,具有高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经济负担重等特点。COPD并骨质疏松症的机制尚不明确,本综述基于现有研究,阐述了COPD并骨质疏松症的发病机制、危险因素以及预防与治疗,旨在提高临床医师对COPD并骨质疏松的诊治能力,达到及时诊断与治疗、改善患者预后和提高生活质量的目的。
  • 综述
    崔孟颖, 赵新蕊, 张萍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子宫肌瘤是育龄期女性最常见的妇科良性肿瘤。子宫肌瘤对生育的影响主要与肌瘤的位置、大小有关,浆膜下肌瘤几乎对生育没有影响,黏膜下肌瘤会影响妊娠和辅助生殖技术的结果,治疗黏膜下肌瘤的必要性是公认的。而肌壁间肌瘤对生育力的影响及临床处理方案仍存在争论。本文就肌壁间子宫肌瘤对生育的影响以及治疗方案的选择做一综述。
  • 综述
    李新伊, 朱柏扬, 张昱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iabetic retinopathy,DR)作为一种神经血管疾病,可对患者造成严重视功能损害。众所周知,在疾病的早期阶段,就有一系列影响神经元、神经胶质细胞和血管功能的改变。糖化血红蛋白(glycated hemoglobin,HbAlc)是监测体内血糖情况的重要指标之一,反映人体1-2个月平均血糖水平。分析糖化血红蛋白与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神经退行性改变之间的关系,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诊断及病情评估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 中医中药
  • 中医中药
    刘子漾, 陈银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脑卒中应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2例我院2021年3月至2023年5月收治的脑卒中患者分为两组,各51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加用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结果 与对照组比,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中医证候积分及血液流变学指标较低(P<0.05);两组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 加味半夏白术天麻汤联合针灸疗法治疗脑卒中患者安全有效,可有效改善神经功能,促进血液循环,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中医中药
    王婧萤, 龚海英, 陈涤平孙雅欣, 傅梦玉, 林靖, 文慧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非酒精性脂肪肝(Nonalcoholic fatty liver disease,NAFLD)是一种常见的临床代谢综合征,其发病率近年来迅速增加。目前西医治疗上尚无理想的特效药,且有一定副作用,但若不及时干预,不仅会影响肝胆系统,甚则发展为肝癌。而中药调理是中医治疗NAFLD最常用的特色方法之一,笔者根据长期跟诊以及对医案资料的学习,分析总结了陈涤平教授对NAFLD的诊疗思路。陈涤平教授从事中医脾胃病临床工作及治未病研究工作近40年,注重“未病状态”辨识,应用分期论治NAFLD患者一例,疗效显著。陈师认为脾虚生湿乃是本病病机关键所在,本病病位在肝脏,并与脾脏密切相关,应在“治未病”理论指导下进行分期治疗,初期以“清热燥湿”为主,中期以“活血化瘀”为主,后期以“疏肝调气”为主,即治疗本病的“三部曲”,在临床上颇具疗效,为NAFLD患者的辨证施治提供一定参考。
  • 心理健康
  • 心理健康
    王佰川, 吴霏, 钟晓利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随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不断凸显,高校抑郁症的筛查和预警成为了一项紧迫的任务。本文旨在对高校抑郁症筛查及预警的相关研究进行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进展并探讨未来的发展方向。首先,本文介绍了目前常用的高校抑郁症筛查工具。这些工具包括自评量表、问卷调查和面谈等,其中包括Beck抑郁自评量表、症状自评量表和抑郁症诊断访谈表等。这些工具能够有效地帮助高校对抑郁症进行筛查和评估,识别潜在的抑郁症患者。其次,本文探讨了高校抑郁症预警的方法和技术。近年来,借助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高校抑郁症的预警研究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基于学生的社交媒体活动、学习行为和心理健康数据等信息,研究者们提出了各种预警模型和算法。这些方法可以及早识别潜在的抑郁症学生,为他们及时提供干预和支持。最后,本文讨论了高校抑郁症筛查及预警研究面临的一些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些挑战包括数据隐私和伦理问题、预警模型的准确性和有效性等。未来的研究可以进一步改进筛查工具和预警算法,结合多种数据源及多种方法进行综合评估和干预。
  • 心理健康
    路燕燕, 庄勤, 姜元喜, 王爱丽
    PDF全文 ( )   可视化   收藏
    目的 探讨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慢病管理在透析前期慢性肾脏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1-2022.12在本院就诊的透析前期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常规门诊慢病管理,试验组在此基础之上,采用积极心理学的干预方法。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肾病生活质量简表(KDQOL-SFTM 1.3)评分。结果 共97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49例,对照组48例。干预8周后,试验组SAS评分和SDS评分较干预前明显降低(P<0.05),且低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干预后试验组KDTA总分和SF-36总分较干预前明显升高(P<0.05),且高于对照组干预后(P<0.05)。结论 基于积极心理学的慢病管理能够明显改善透析前期患者的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