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中欧TAVR专家学术交流会议成功召开

为促进中外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TAVR)领域的学术交流与知识互通,2025年4月15日,由青岛市医学会主办,青岛市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科分会承办的“中欧TAVR专家学术交流会议”在青岛大学附属医院成功召开。会议邀请到英国牛津大学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TAVR专家Rajesh Kharbanda教授,青岛市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科分会部分委员参会,共同开展了一场链接前沿进展、共享诊断技术、启迪治疗思路的中英TAVR学术交流。

青岛市医学会结构性心脏病专科分会主任委员江磊教授做会议致辞,首先对远道而来的Rajesh Kharbanda教授表示热烈欢迎。江教授表示,本次学术交流会,立足TAVR领域的最佳手术实践、最新研究成果、最优诊断技术,为参会委员们搭建了一个全方位、深层次、多维度的TAVR专业培训交流平台,推动青岛市结构性心脏病学科高质量、精准化发展。

Rajesh Kharbanda教授以数据如何改变实践为主题,介绍了英国国家TAVR(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术)注册系统的建立背景、目的和作用。通过详细的案例分析展示了英国TAVR注册系统如何助力于改善患者治疗结果并提升医疗服务标准。同时,Rajesh Kharbanda教授对中国患者的病例特点总结,并介绍了国家登记数据的意义。他表示国家登记数据对于理解谁正在接受治疗、在哪里以及如何接受治疗非常重要,不仅使我们能够看到实践中和结果上是否存在需要解决的差异,还提供了一个获取随机对照试验(RCT)无法提供信息的机会,助力真实结果、长期随访以及风险模型的发展。

随后,Rajesh Kharbanda教授以球扩瓣SAPIEN3在复杂形态学中的应用:牛津方法为题目,向与会专家们分享了牛津大学约翰·拉德克利夫医院进行的经导管主动脉瓣置换(TAVR)的手术流程、并发症处理和长期疗效评估等实践经验。Rajesh Kharbanda教授还介绍了对于股动脉入路困难病例的处理方法,如通过TF-IVL(Transfemoral-IntraVascular Lithotripsy)经股动脉入路进行TAVR,以及该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前置或备用方法,早期数据支持TF-IVL的安全性优于其他途径。通过对这些具体案例和技术的讨论,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分享和深入的思考,旨在为临床医生提供有关TAVR手术实践的指导和参考。

Rajesh Kharbanda教授与参会委员们讨论了如何应对复杂TAVR病例,例如对于存在重度钙化或特定解剖结构(如二叶瓣主动脉瓣、小瓣环)的患者,采取的特殊技术和操作步骤。回顾了SMART临床研究的结果,探讨了不同类型的主动脉瓣植入物(如自膨瓣与球扩瓣)在治疗小型主动脉窦时的长期临床效果,并指出目前缺乏明确证据来证明某一种类型的TAVR瓣膜在临床结局上具有显著优势,但对冠脉通路的保留和再次瓣膜植入的临床意义值得探讨。

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刘伟丽教授分享了球扩瓣使用、CT成像要求,瓣膜尺寸选择,画圆法的使用及总结,二叶式AS 瓣膜尺寸选择与手术策略等方面的使用经验。同时分享了小瓣环策略、困难入路、ViV瓣中瓣、复杂TAVR等不同特色的临床病例。

刘伟丽教授总结道,第36届美国经导管心血管治疗学大会(TCT 2024)于美国华盛顿召开之际,意大利帕多瓦大学Giuseppe Tarantini教授公布了CAvEAT注册研究结果。CAvEAT研究表明,与高瓣架设计的自膨瓣膜相比,无论是LCA或RCA,球扩瓣膜SAPIEN 3/Ultra均具有显著更高的选择性冠脉通路建立成功率,再次验证了短瓣架设计的经导管心脏瓣膜应对冠脉介入和主动脉瓣再干预的独特优势。

会议最后,江磊教授做会议总结,中欧专家以其深厚的专业素养和丰富的临床实践经验深入交流TAVR技术,分享经验与创新成果,与参会人员展开深入而热烈的交流互动,促进了TAVR技术的发展与应用。未来继续深化合作,将TAVR经验“走出去、引进来”,推动技术进步,造福更多患者,共同推动青岛市心血管事业迈向新的辉煌。



发布日期: 2025-04-23    浏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