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动态

2025年度青岛市医学会皮肤病学专科分会第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会议、青年学组科研会议暨2025年度青岛市皮肤和性传播疾病质控第一轮培训、青岛市重大疾病皮肤科(疑难病)专科联盟第八次学术会议成功召开

2025年3月22日,由青岛市医学会主办,青岛市医学会皮肤病学专科分会、青岛市皮肤和性传播疾病质量控制中心、青岛市重大疾病皮肤科(疑难病)专科联盟、山东省卫健医疗管理中心承办,青岛市市立医院协办的“2025年度青岛市医学会皮肤病学专科分会第一次疑难病例讨论会议、青年学组科研会议暨2025年度青岛市皮肤和性传播疾病质控第一轮培训、青岛市重大疾病皮肤科(疑难病)专科联盟第八次学术会议”在青岛黄海饭店成功召开。

青岛市医学会皮肤病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史同新教授、青岛市皮肤和性传播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王昌媛教授出席会议并致辞,会议由青岛市医学会皮肤病学专科分会秘书于海洋教授主持。青岛市二级以上医疗机构皮肤科骨干医师、青年科研人员近百人参会。

青岛市医学会皮肤病学专科分会主任委员史同新教授做会议致辞

青岛市皮肤和性传播疾病质量控制中心主任委员王昌媛教授做会议致辞

青岛市医学会皮肤病学专科分会秘书于海洋教授主持会议

会议特邀原中国医师协会皮肤科医师分会副会长、江苏省医学会皮肤病学分会主任委员孙建方教授,山东省医学会激光医学分会主任委员辛琳琳教授,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皮肤病医院刘国艳教授、孙勇虎教授等国内知名专家进行学术分享,青岛市重大疾病皮肤科(疑难病)专科联盟代表单位共同参与授课交流。

孙建方教授作《皮肤B细胞淋巴瘤》专题报告,系统阐述了该病的临床分型、典型病理特征及鉴别诊断要点,根据病情的预后做出不同的诊疗路径,为临床医生正确识别与处理这一类疾病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孙勇虎教授带来《皮肤科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基于机制的新分类》学术讲座,从分子机制层面解析不同类别生物制剂的不良反应,建立基于发病机制的新型分类体系,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了理论指导,同时为大家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新视角。

刘国艳教授在《中重度斑秃的新型药物治疗选择》报告中,重点介绍了JAK抑制剂等创新疗法的临床应用进展,通过多中心研究数据对比分析,为个体化治疗方案选择提供了循证依据。

辛琳琳教授以《常见粘膜部位皮肤病皮肤镜表现》为题,系统展示口腔、生殖器等特殊部位皮肤病的皮肤镜特征图谱,详细讲解了具有诊断特异性的一些影像学特征,显著提升了广大医生的临床鉴别诊断能力。

王昌媛教授在《损容性皮肤病的光电治疗》专题讲座中,结合最新临床指南,详细解析各类损容性皮肤病的特点和光电治疗方法的选择、参数设置的优化方案,并通过大量治疗前后对比案例,展示了损容性皮肤病光电联合治疗的优势。

于海洋教授作《青岛市市立医院疑难病例分享》报告,展示了特殊表现的成人线状IgA大疱性皮病、沿Blaschko线分布的结节性皮肤狼疮黏蛋白病、沿Blaschko分布的斑状萎缩、进行性骨发育异常等4个典型与疑难案例,结合人工智能、皮肤影像与皮肤病理及基因检测技术,为这类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提供了新的视野。

崔寅玲教授带来《青岛市海慈医疗集团疑难病例分享》病例报告,详细介绍了结节性天疱疮的临床表现、P200类天疱疮和获得性外阴淋巴管瘤诊疗过程,为降低误诊率提供了实践范本。

李民教授解读《中国皮肤基底细胞癌诊疗指南(2023版)》,从流行病学特征、病理分型到治疗策略进行全面剖析,结合临床典型案例强调Mohs显微描记手术在复杂病例中的应用价值。

与会人员热烈讨论

会议期间,史同新、王昌媛、郑玮清、吴大军、陈宏泉、李民、尹晓慧、许艳静、田涛、梁淑雅、郁博、王德旭、路晓琳等专家进行了主持,并作为讨论嘉宾与参会专家们进行了深入讨论。

本次会议秉承“质控提升、科研创新”的宗旨,聚焦皮肤性病学领域的前沿进展与质控要点,通过专家讲座、病例分享、讨论交流等多元化形式,实现了基础研究与临床实践的有机融合。与会者纷纷表示,此次培训内容紧贴临床需求,既有诊疗规范的系统梳理,又有创新技术的实践指导,显著提升了青岛地区皮肤科疾病的规范化诊疗水平,为全市皮肤性病专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



发布日期: 2025-03-26    浏览: 6